音乐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学科建设 | 学术研究 | 科研机构 | 党建工作 | 学团工作 | 国际交流 | 相关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学院简介
学院概况

音乐学院简介

音乐学院简介

 

长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始建于1977年,最初为专科建制。1996年起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生;2002年增设舞蹈学专业;2006年获得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开设音乐学中俄合作办学本科项目;2014年获批学科教学(音乐)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6年增设表演(校企合作)本科专业。目前,学院本科专业设有音乐学、舞蹈学、表演以及音乐学(中俄合作办学项目,硕士设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音乐专业硕士、舞蹈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且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1其中专任教师5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师资占48%教师团队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并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决赛入围奖、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第一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个人全能奖、曾宪梓教育基金奖等多项重要荣誉。

历经四十余年数代师生的接续奋斗,音乐学专业相继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吉林省首批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及一流专业。《合唱》课程获评省级优秀课程,《合唱指挥》获批省级精品课程,《钢琴》《声乐》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研究成果《器乐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学院将进一步依托"吉剧研究基地""东北特色音乐舞蹈文化研究中心""音乐与舞蹈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美育创新研究中心"等省校级科研平台,持续推动学术创新。

作为东北地区音乐教育重镇,学院始终秉持"扎根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广视野、厚根基、重情怀、强技能、蕴文化"为育人导向,围绕"知能夯实""情怀养成""文化浸润""美育凝聚"四大维度,系统构建符合不同学年段、各专业学生需求的育人体系与实施方案,构建了“学、练、创、演、赛”一体化实践育人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推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艺术实践、社会服务、文化交流协同发展。学院组建了红烛之光合唱团、红烛之乐管弦乐团等十个师生艺术团体,常态化开展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服务文化强省贡献高校力量。学院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独特优势,创建“音乐党课”“行走的思政课”等党建思政品牌,努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学院师生多次在央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式演出、瓦萨国际滑雪节启幕式等重要舞台演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显著,先后培养出以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原主任孟欣、战友文工团郭鼎立大校、华东师范大学陈永教授、南宁市中学音乐名师李浩民老师等为代表的业界领军人物及教学骨干。毕业生发展呈现"双高"态势其中优秀学子考入德国弗莱堡音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国立音乐学院等国际知名艺术院校,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音乐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博学位。大部分毕业生扎根基础教育领域,在各省中小学担任艺术学科教学骨干一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吉林省演艺集团等专业院团从事艺术创作与研究工作,另有一些毕业生在文化管理机构、新媒体平台及企事业单位担任艺术策划与管理工作。

新时代背景下,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传承中华美育精神为己任,持续探索艺术教育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的发展路径,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各专业简介

 

音乐学专业(师范类)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中学二级认证。专业构建"师德养成-艺教融合-实践创新"育人体系致力于培养能够独立从事音乐教育工作、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需求的全方位、实用型高素质美育人才。课程体系涵盖声乐、钢琴、器乐、合唱指挥、歌曲写作与创编、小型乐队配器、舞蹈基训与形体训练等核心模块本专业贯通艺术实践教育三习培养链条构建“红烛”系列师生艺术团,并于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等单位签订协同育人联盟,实践育人成果丰硕。毕业生可在中小学、艺术教育机构担任音乐教师,也可在艺术研究单位、文化机构从事研究、编辑及管理工作。

 

 

 

 

音乐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本专业由长春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克麦罗沃国立文化学院合作举办,旨在培养具备扎实音乐理论基础与表演技能,拥有国际视野、文化素养、艺术表现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音乐人才。本项目自2013年开始招生,已培养12个年级1100余名学生,构建了模式成熟、运行稳定的“中俄双导师制”与“双轨制共同课程”育人模式。俄方院校常态化派遣不同领域的功勋音乐家亲临我校授课,共同开发课程涵盖钢琴、声乐、和声、合唱与指挥、俄罗斯音乐史等主干课程。本项目学生可通过“2+2”或者“4+0”学制就读,已有126优秀毕业生获得中俄双方院校学位证书。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发展路径多元。近两年已有5名优秀毕业生获得俄罗斯联邦政府全额奖学金,公费攻读硕士学位;3名毕业生通过在俄硕博连读取得学位后,任职于国内高校教师岗位;另有部分毕业生凭借双语优势,活跃于中俄文化交流领域,参与国际音乐赛事策划与组织工作。

 

舞蹈学专业(师范类)

本专业立足新时代美育要求,系统构建"教学-表演-编导"三位一体能力培养体系,着力培育具有扎实舞蹈教育素养、创新性编导思维与舞台表现力的应用型舞蹈人才。课程体系包含舞蹈基训、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编导、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教学法、舞蹈解剖学、中外舞蹈史等核心课程,并开设乐理、视唱练耳、钢琴等选修课程。就业生态形成"基础教育主力军+院团创作生力军+新兴业态先锋军"三位一体矩阵,就业岗位覆盖事业单位、专业院团、演艺单位、群文机构、艺术教育机构等,毕业生就业形势向好。

 

音乐学院咨询电话:0431-86168141

音乐学专业咨询电话: 朱老师 13074366559

音乐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咨询电话: 尚老师 13500886401

舞蹈学专业咨询电话:杨老师 14798156789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